新人云集的基金经理能否新星辈出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蒋光祥2023-10-17 06:49

蒋光祥.jpg

【灵光一闪】

这些新基金经理需要知道,“稳稳的”高薪难再有,因为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已有重大变革。

蒋光祥

虽然整个公募基金规模仍在不断扩张,但今年以来的权益市场显然还没有走出袭人的寒意。与此同时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动数据一直在高位徘徊。整体而言,新人上位现象明显。截至10月12日,年内首度实操管理产品的“新人”已有400人,远超2020年,与2021年和2022年数据相当。如果观察整个3000多人的基金经理总队伍,其中年限不超过3年的“新生代”则占近一半。而其中任职时间超过十年者仅占比7%。不过虽贵为金融这座“金字塔”上的“明珠”,基金经理也同样面临生存之艰。据统计,目前已有314位基金经理的在管规模不足1亿元,90人仅管理一只低于5000万元“警戒线”产品。此外,已有15位基金经理出现“无基可管”的尴尬局面。

长久以来,人才优势是公募基金整个轻资产行业和单个公司的核心优势。成熟的市场化的薪资福利体系,完备的职位岗位上升通道,是公募基金能够在各类资管机构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业内外谈及基金经理必然与年薪百万甚至千万挂钩,明星基金经理的号召力更是不容小觑。银行、券商等主代销渠道,对那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新产品推介自然会不遗余力,加上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本身就自带“流量”,配合公募基金自己的销售渠道维护优势,新基金设计又大多契合当时市场的热门主题,因而打造一个“爆款”并非难事。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市场配合。对于大部分基民来说,基金经理年薪再高也不要紧,前提是得给基民挣钱。包括公募基金在内“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行业,检验业绩唯一的硬指标就是赚钱效应,这也是行业收费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标准。无奈资本市场风云突变乃是常事,此一时彼一时,即便是专业投资机构自身,也很难做常胜将军。“形势比人强”,再牛的基金经理没赶上趟也不行。并且近几年市场风格转换之快速与极致,人所共知。白酒、医药、新能源、AI、TMT、中特估、华为产业链……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基金经理也是人,资源禀赋与能力圈各有不同,没有谁敢夸口对所有行业都擅长且可以切换自如,想一招鲜吃遍天不再可能。一些知名基金经理旗下的多只百亿规模产品浮亏明显之后,葛兰、傅鹏博、谢治宇、刘格菘、蔡嵩松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也开始毁誉参半。

也就是说,爆款基金虽然证明了“专业研究创造深度价值”的投资规律,但也将无形的压力堆砌到了基金经理个人身上,“赚钱是某总,亏钱是某狗”;“涨时是女神,亏了是大妈”。这一困局的破解,如果只依靠基金经理个人,也的确勉为其难。但这个时间点,意味着“新人”也开始有机会。因为过往权益基金近一半的资金往往都由极少数的“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理,这也是非知名基金经理产品发行根本无人问津倒逼出来的结果。而市场环境不佳,谁都做不出优秀业绩的时期,给新人一些历练和成长也就不那么突兀,并且新人受传统投资风格的桎梏较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快、学习能力强,更有进取心,但往往弱在控回撤。

但这些新人需要知道,“稳稳的”高薪难再有,因为公募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模式已有重大变革,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开始出现,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更是大势所趋。投资者的资金也终将集中流向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与能够给予基民各个环节更好体验的基金。不在人多时扎堆,不人云亦云,不痴迷“明星”光环,而是选择在市场落寞时自己“潜伏”观察、跟踪某几位新人,这种投资者也许能在未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